• 新聞資訊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新聞資訊>公示公告
    公示公告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時間:2022-12-08 09:55

    作者:春然肉食品

    閱讀:0

    應急預案編號: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制訂單位: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

    編制單位:    安徽欣綠橋環保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號:                 

    發布日期:            20217 16            


     

    發布令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全體員工:

    為了迅速、安全、有效控制廠區范圍內可能的突發環境事件,最大程度避免或減少因事故造成對周邊大氣環境和環境水體產生的污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111日實施)、《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41229日頒布實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1565日實施)、《安徽省環保廳轉發環保部企業事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皖環函【2015221號)等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預案對本單位的重大環境因素進行了風險分析識別,對重大危險場所可能由于突發環境事件而導致的環境損害進行了相關程序控制,為可能發生的重大環境事故的有效防范和處理給出了行動指南。公司全體員工需認真學習,嚴格執行。

    本預案本次發布日期:2021年       

    生效日期:2021年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簽名):

    二〇二一年     


    目錄

    第一部分 綜合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企業簡介

    1.2 編制目的

    1.3 編制依據

    1.4 應急工作原則

    1.5 適用范圍

    1.6 名稱術語定義

    1.7 事件分級

    1.8 應急預案體系

    2 應急組織體系

    2.1 應急組織體系

    2.2 組織機構組成及其職責

    2.2.1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組成和職責

    2.2.2 各應急小組組成及其職責

    2.3 外部應急救援組織

    3 事故預防與預警

    3.1 環境污染事件危險源監控

    3.2 預警

    3.2.1 預警分級與預警條件

    3.2.2 預警發布

    3.2.3 預警措施

    3.2.4 預警解除

    4 信息報告與通報

    4.1內部報告

    4.1.1 報告程序

    4.1.2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4.2信息上報

    4.3 信息通報

    4.4報告內容

    4.5銜接與聯動

    5 應急響應

    5.1 應急響應

    5.2 應急響應流程

    5.3 先期處置

    5.4 應急監測

    5.5 安全防護

    5.5.1 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5.5.2 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

    5.6 應急終止

    5.6.1 應急終止程序

    5.6.2 應急終止的條件

    5.6.3 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6后期處置

    6.1 生產恢復

    6.2 生態恢復補償

    6.3 人員安置,損失補償

    6.4 跟蹤檢測

    6.5 事件調查和經驗總結

    7 應急保障

    7.1 通信保障

    7.2 應急隊伍保障

    7.3應急物資保障

    7.3.1應急物資的配置

    7.3.2應急物資的管理

    7.4 經費保障

    7.5醫療保障

    7.6 交通運輸保障

    8 監督管理

    8.1 預案培訓

    8.2 預案演練

    8.3獎懲

    8.3.1 獎勵

    8.3.2 處罰

    9 附則

    9.1 預案管理與修訂

    9.1.1 預案的發布與發放

    9.1.2 預案修訂

    9.1.3 預案備案

    9.1.4 預案解釋

    9.1.5應急預案實施

    第二部分 現場處置預案

    10生產倉庫、化學品庫、污水站?;沸孤?/span>現場處置預案

    11危廢庫危廢流失現場處置預案

    12廢氣異常排放現場處置預案

    13 廢水異常排放現場處置預案

    14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第一部分 綜合應急預案

    1 總則

    1.1 企業簡介

    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雙鳳工業區雙鳳大道,占地面積32畝,是合肥市定點屠宰單位,由于發展需要,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投資15000.00萬元在合肥市長豐縣雙鳳經濟開發區建設年屠宰60萬頭優質生豬及分割肉加工項目(新項目正式投產運營后,雙鳳工業區雙鳳大道廠區將關閉)。項目總征地面積19996平方米(約30畝),總建筑面積18651.6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24367平方米),其中質檢車間4056平方米、綜合樓2120.6平方米、屠宰綜合車間10000平方米(含待宰圈、屠宰車間、交易大廳、鍋爐、冷卻間、分割車間等功能區)、污水處理站1000平方米、其他附屬設施441平方米,本項目年屠宰60萬頭生豬,生產主產品為白條肉,同時副產豬毛、豬血、頭蹄尾、內臟等。項目實行兩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年工作350天。

    1.2 編制目的

    為積極應對企業突發環境事件,規范公司環境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和防范突發環境事件能力。有效預防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事故的發生,提高環境事件的應急能力,及時有效的控制和消除水、氣、土壤污染的危害,規范處置程序,保障企業員工和企業周邊民眾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環境風險,保護生態環境,杜絕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訂本應急預案。

    1.3 編制依據

    1.3.1法律法規、規章、指導性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1026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11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5424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2007830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831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423;

    8)《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41229日;

    9《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2015416日;

    10關于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154號),201518日;

    11《安徽省環保廳轉發環保部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皖環函【2015221號)

    12)《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20066月);

    13《安徽省環境保護廳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5123;

    14《安徽省突發事件應對條例》,20121221日;

    15《安徽省環境保護條例》,2010821日;

    16《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32日;

    1.3.2技術指南、標準規范

    1《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201831日;

    2)《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境保護部公告〔201674號),20161212日;

    3)《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 行)》(環辦應急[2018]8號),2018130日;

    4《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20181014日;

    5《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29639-2013),2013719日;

    6《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2002428日;

    7《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2018731日;

    8《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1996412日;

    9《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1996104日;

    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1979930日;

    1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20181119日;

    1.3.3其它文件

    (1)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60萬頭優質生豬及分割肉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環評批復

    1.4 應急工作原則

    1. 符合法規,實事求是

    應急預案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安徽五河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存在乙醇、甲烷和氨水等?;返那闆r,制定符合實際的應急預案。

    2. 救人第一,環境優先

    在人員生命、健康受到威脅的時候,要本著“救人第一”的原則,最大程度地保障企業人員和周邊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之后,要救環境優先于救財物。

    3.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發生突發環境事件之后,迅速有效采取先期處置,盡量消除或減輕突發環境事件的影響。

    4. 快速響應,科學應對

    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積極做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思想準備、物資準備、技術準備等日常準備工作,強化預防、預警工作,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能力。

    5. 應急工作與崗位職責相結合

    應急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工作崗位。

    1.5適用范圍

    本預案主要適用于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危險化學品存儲、生產過程中危險化學品使用、危險廢物暫存、廢氣、廢水處理等過程中突發的環境事件的處置和應急救援。

    本預案只適用合肥市長豐縣雙鳳經濟開發區建設年屠宰60萬頭優質生豬及分割肉加工項目,即《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60萬頭優質生豬及分割肉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環評批復生產規模。當企業產能增加、工序增加或原輔料數量種類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變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1.6 名稱術語定義

    應急預案:指根據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的類別、危害程度的預測,而制定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環境風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行動。

    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是從總體上闡述處理環境事件的應急方針、政策,應急組織結構及相關應急職責,應急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應對各類環境事件的綜合性文件。

    專項應急預案:針對具體的環境事件類別、危險源和應急保障而制定的計劃方案,是綜合應急預案的組成部分,應按照綜合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組織制定,并作為綜合應急預案的附件。專項應急預案應制定明確的救援程序和具體的應急救援措施。

    現場處置預案:現場處置預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F場處置預案應具體、簡單、針對性強?,F場處置預案應根據風險評估及危險性控制措施逐一編制,做到環境事件相關人員應知應會,熟練掌握,并通過應急演練,做到迅速反映、正確處置。

    應急準備: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為迅速、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進行的組織準備和應急保障。 

    應急響應:環境事件發生后,有關組織或人員采取的應急行動。 

    應急程序:根據職能劃分的各專業組在環境事件狀態下的應急行動秩序。

    應急救援:在應急響應過程中,為消除、減少環境事件危害,防止環境事件擴大或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事件造成的損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動。 

    后期處置:環境事件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工作、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危險化學品: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

    危險廢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T298)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環境風險源:指可能導致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源,以及生產、貯存、經營、使用、運輸危險物質或產生、收集、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場所、設備和裝置。

    環境敏感區: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保護地,以及對建設項目的某類污染因子或者生態影響因子特別敏感的區域。

    環境保護目標:指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中,需要保護的環境敏感區域中可能受到影響的對象。

    環境事件:指由于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經濟、社會活動與行為,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響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等原因致使環境受到污染,生態系統受到干擾,人體健康受到危害,社會財富受到損失,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次生衍生事件:某一突發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處置不當而引發的環境事件。

    突發環境事件: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重大財產損失和對全國或者某一地區的經濟社會穩定、政治安定構成重大威脅和損害,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環境事件。

    應急救援:指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件危害和防止事件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件損失的措施。

    應急監測:指在環境應急情況下,為發現和查明環境污染情況和污染范圍而進行的環境監測,包括定點監測和動態監測。

    恢復:指在突發環境事件的影響得到初步控制后,為使生產、生活和生態環境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動。

    分級:分級指按照突發環境事件嚴重性、緊急程度及危害程度,對不同環境事件劃分的級別。

    應急演練:為檢驗應急預案的有效性、應急準備的完善性、應急響應能力的適應性和應急人員的協同性而進行的一種模擬應急響應的實踐活動。根據所涉及的內容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單項演練、綜合演練和指揮中心、現場應急組織聯合進行的聯合演練。


    1.7 事件分級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情況如下:

    表1.7-1 國家突發環境事件分級表

    事件分級

    符合情形

    特別重大環境事件

    (I級)

    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

    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萬人以上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設區的市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I、II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并造成大范圍嚴重輻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

    造成重大夸國境影響的境內突發環境事件。

    重大環境事件

    (II級)

    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

    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該區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I、II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較大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

    造成夸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較大環境事件

    (III級)

    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

    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收到破壞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

    III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疾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小范圍輻射污染后果的;

    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

    一般環境事件

    (IV級)

    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

    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

    因環境污染造成夸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

    IV、V類放射源丟失、被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質泄漏,造成廠區內或設施內局部輻射污染后果的;鈾礦冶、伴生礦超標排放,造成環境輻射污染后果的;

    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

    根據風險評估中分析的污染源及事件情景,將企業環境風險事件劃分為車間級別(III、公司級別II)和社會級別I)三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等級均為一般環境事件(Ⅳ級)。具體劃分如1.7-2。

    1.7.1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Ⅰ級突發環境事件(社會級突發環境事件)

    1)次氯酸鈉泄露到污水站外,被雨水沖刷到雨水管網中并流出廠界;

    2)車間發生大面積火災,需請求外部救援力量提供幫助,有污染擴散外流可能;

    3)公司污水處理設施發生故障或者突降暴雨使得污水溢出,可能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土壤,有污染外散可能;

    4)公司廢氣排放點經定期監測后發生污染物超標排放,需要立即停產并向環保部門報備環境事件;

    5)危險廢物在運輸及貯存的過程中發生流失,且有發展為大量流失趨勢的事件,危險物質混入生活垃圾或被雨水沖刷進入雨水管網、流入土壤,且已流出廠外,有污染擴散外流可能;

    1.7.2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Ⅱ級突發環境事件(公司級突發環境事件)

    (1)酒精、次氯酸鈉在廠區輸送搬運過程中、儲罐、包裝桶泄漏,泄漏物質有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進入廠區土壤內的趨勢;

    (2)發生小范圍的火災,公司內部能夠及時利用消防器材及時撲滅;

    (3)危險廢物在運輸及貯存的過程中發生流失,工作人員及時發現,可在廠內及時處置,不會流失到廠外。

    1.7.3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為Ⅲ級突發環境事件(車間級突發環境事件)

    (1)危險化學品發生少量泄漏,泄漏在圍堰內或車間內地面,公司車間內部能夠及時堵漏,沒有污染外散可能;

    2)危廢庫危廢發生少量流失,流失在危廢庫導流溝、集液池內,不會流失到危廢庫外。


    表1.7-2 事件分級表

    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應國家突發環境事件等級

    低于IV

    環境影響

    事件類型

    風險物質

    發生位置

    Ⅲ級(車間級)

    Ⅱ級(公司級)

    Ⅰ級(社會級)

    ?;沸孤?/span>

    酒精,液態;生石灰,固態

    化學品庫

    少量泄漏,通過堵漏和吸附等措施及時處置

    泄漏到化學品庫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

    泄漏到化學品庫外,可能經雨水沖刷進入雨水管網,可能對板橋河水環境造成影響

    聚合氯化鋁,聚丙乙烯酰胺,氫氧化鈉,固態

    生產倉庫

    泄露在倉庫內,通過更換包裝袋,及時清掃灑落物質進行處置

    /

    /

    泄漏到生產倉庫外,可能經雨水沖刷進入雨水管網,可能對板橋河水環境造成影響

    次氯酸鈉,液態

    污水站

    發生少量泄漏,進入到圍堰內,公司車間內部能夠及時進行堵漏,沒有污染外散可能        

    儲罐泄漏,泄漏到圍堰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泄漏在污水站外,被雨水沖刷到雨水管網中并流出廠界

    泄漏到污水站外,可能經雨水沖刷進入雨水管網,可能對板橋河水環境造成影響

    危廢流失

    COD在線監測處理廢液、氨氮在線監測處理廢液等

    危廢倉庫

    少量泄漏,進入危廢庫內導流溝或者集液池內

    大量泄漏,流出危廢庫外,可及時利用消防沙圍堵,不會擴散外流

    大量流失且危廢有可能進入雨水管網,污染擴散外流

    泄漏到倉庫外,可能對水質造成影響;可能對周邊大氣環境造成影響

    廢氣異常排放

    氨、硫化氫等

    廢氣處理設施

    /

    /

    廢氣超標排放

    可能影響污染廠區及周邊大氣環境

    氨、硫化氫等

    SO2、NOX、煙塵

    廢水異常排放

    COD、氨氮、SS、動植物油

    污水處理站

    /

    /

    發生故障或者突降暴雨使得污水溢出,可能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土壤,有污染外散可能

    可能影響地表水環境、可能對土壤產生影響

    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

    天然氣、酒精等

    化學品庫

    /

    小范圍火災,公司內部能夠利用消防器材及時撲滅

    不能及時撲滅,需要消防單位進行協助

    可能污染水環境;可能影響廠區及周邊大氣環境

    注:若發生公司級事故,企業直接聯系外部應急救援電話進行應急。包括119、110、12369


    1.8 應急預案體系

    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由公司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及各工段、關鍵崗位的現場處置預案組成,具體包括總則、企業基本情況、應急組織體系、預防與預警、信息報告與通報、應急響應、后期處置、應急保障、監督管理、附則、專項預案、現場處置預案和附件。

    本公司突發環境應急預案是對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60萬頭優質生豬及分割肉加工項目編織的,同時與長豐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相輔相成,相互聯動。必要時,啟動長豐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合肥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應急聯動。

    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組成見下圖所示

     

     

    1.8-1  應急預案體系框圖


    2 應急組織體系

    為了有效預防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和正確應對突發環境事故,依據本企業環境事件分級標準,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現場處置組、信息聯絡組、后勤保障組和安保警戒組。

    2.1 應急組織體系

    2-1  應急組織體系圖

    2.2 組織機構組成及其職責

    2.2.1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的組成和職責

    2.2-1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及職責

    應急指揮部

    日常職務

    應急時職責

    手機號

    總指揮

    許西貴

    總經理

    指揮全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宣布應急狀態的啟動和解除,全面指揮調動應急組織,調配應急資源,按應急程序組織實施應急搶險。

    18552657777

    副總指揮

     

    王進

    常務副總經理

    協助總指揮作好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生產運行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措施。向總指揮提出救援過程中技術方面應考慮和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協助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滅火、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及事故的處理工作。若總指揮不在時,由副總指揮全權負責應急救援工作。

    13805515980

    成員

    郭澤芳

    品控部經理

    負責事故調查和現場搶修工作;負責協助其它人員開展現場處置;負責信息聯絡、安保警戒、醫療救護和事后處置工作;負責物資保障工作。負責逃生路線和緊急集合點的設定。

    負責應急隊伍的組建和調整。

    制定預案培訓和演習計劃,對員工進行應急知識和基本防護方法的培訓。

    13721065649

    胡金龍

    生產部經理

    15501322670

    王鋒

    EHS主管

    18909690069

    趙偉偉

    設備主管

    19956147066

    孫志成

    財務經理

    15385513231

    2.2.2 各應急小組組成及其職責

    2.2-2  各應急小組成員與主要職責

    組名

    組員名字

    日常職務

    應急時職責

    聯系方式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生產經理

    負責突發環境事件的環境應急處置,包括設備維修、設備復位、制定安全措施,監督檢查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15501322670

    王鋒

    EHS主管

    18909690069

    王進

    副總經理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財務經理

    負責事故處置時的內部和外部人員聯絡工作;負責運輸車輛的組織和現場專業人員、設備的運送。

    15385513231

    張敏

    財務會計

    18326078250

    劉小超

    采購經理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品管經理

    負責應急狀態下應急物資的供應保障,如設備零配件、工具、沙袋、鐵鍬、水泥、防護用品等,以及負責參加救援人員的生活保障。

    13323655559

    趙偉偉

    設備主管

    19956147066

    朱寶塔

    冷庫主管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門衛

    負責布置安全警戒,保證現場井然有序;試行交通管制,保證現場道路暢通;加強保衛工作,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通行;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

    18709850308

    王家訓

    門衛

    15956558505

    楊圣銀

    門衛

    13093427510

    2.3 外部應急救援組織

    當我公司出現的環境事件需要外部力量來一起應對時,可聯系的單位包括合肥市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會、長豐縣應急管理局、長豐縣消防大隊、蔡田鋪污水處理廠等。具體外部應急救援單位聯系方式如下。

    2.3-1 外部應急救援單位

    單位

    電話

    火警

    119

    合肥市急救中心

    120

    環保

    12369

    報警

    110

    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

    0551-66679762

    長豐縣公安局雙鳳派出所

    0551-6370989

    長豐縣公安分局

    0551-66673110

    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會

    0551-6370000

    長豐縣消防大隊

    0551-66688304

    長豐縣應急管理局

    0551-66681115

    合肥市應急辦

    0551-63538120

    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0551-65114021 65120745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雙墩醫院

    0551-66374236

    蔡田鋪污水處理廠

    0551-6398228

    合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13593494185

     

    備注:

    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會聯系方式:0551-6370000

    當企業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需要疏散周邊人群時,信息聯絡組及時通知周邊的居民和企業,同時第一時間上報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后由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通知周邊居民和單位疏散。

     


    3 事故預防與預警

    3.1 預防

    3.1.1環境污染事件危險源監控

    對存在的環境風險,各部門應根據相關職責明確責任,做好防范。對防范措施的實施,應加強監管,定期巡查,確保防范措施正常、有效的運行。對環境風險,應明確監控方式、方法,做到監控無遺漏。

    通過整改措施后,本公司存在的環境風險防范及監控措施詳見下表:

    3.1-1 環境風險防范及監控措施一覽表

    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應國家突發環境事件等級

    低于IV

    風險防范及監控措施

    事件類型

    風險物質

    發生位置

    Ⅲ級(車間級)

    Ⅱ級(公司級)

    Ⅰ級(社會級)

    ?;沸孤?/span>

    酒精,液態;生石灰,固態

    化學品庫

    少量泄漏,通過堵漏和吸附等措施及時處置

    泄漏到化學品庫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

    物資:空桶、吸附棉;

    裝備:防護服、防護手套、口罩;

    防控設施:防腐防滲

    聚合氯化鋁,聚丙乙烯酰胺,氫氧化鈉,固態

    生產倉庫

    泄露在倉庫內,通過更換包裝袋,及時清掃灑落物質進行處置

    /

    /

    防腐防滲

    次氯酸鈉,液態

    污水站

    發生少量泄漏,進入到圍堰內,公司車間內部能夠及時進行堵漏,沒有污染外散可能        

    儲罐泄漏,泄漏到圍堰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泄漏在污水站外,被雨水沖刷到雨水管網中并流出廠界

    物資:吸附棉;

    裝備:防護服、防護手套、口罩;

    防控設施:防腐防滲、圍堰

    危廢流失

    COD在線監測處理廢液、氨氮在線監測處理廢液等

    危廢倉庫

    少量泄漏,進入危廢庫內導流溝或者集液池內

    大量泄漏,流出危廢庫外,可及時利用消防沙圍堵,不會擴散外流

    大量流失且危廢有可能進入雨水管網,污染擴散外流

    裝備: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口罩

    應急防控設施:導流溝、集液池

    廢氣異常排放

    氨、硫化氫等

    廢氣處理設施

    /

    /

    廢氣超標排放

    風險防控設施:易損件儲備

    監控設施:定期監測

    氨、硫化氫等

    SO2、NOX、煙塵

    廢水異常排放

    COD、氨氮、SS、動植物油

    污水處理站

    /

    /

    發生故障或者突降暴雨使得污水溢出,可能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土壤,有污染外散可能

    風險防控設施:污水排口閥門

    監控設施:在線監測

    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

    天然氣、酒精等

    化學品庫

    /

    小范圍火災,公司內部能夠利用消防器材及時撲滅

    不能及時撲滅,需要消防單位進行協助

    物資:消防沙、滅火器;

    裝備:防護服、防護手套、口罩;

    風險防控設施:雨水總排口閥門、調節池

    監控設施:火災報警器、調節池視頻監控、液位報警器

     


    3.1.2日常預防工作

    公司組織生產崗位日常安全檢查、專業性生產檢查。

    生產崗位安全檢查,主要由操作人員每天操作前,對自己的崗位或者將要進行的工作進行自檢,確認安全可靠后才進行操作。內容包括:

        1、各類設備設施的運行狀態是否完好,應急物資設備是否安全有效;   

        2、規定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實;   

        3、所用的設備、工具是否符合規定;   

        4、作業場地以及物品的堆放是否符合規范;   

    5、個人防護用品、用具是否準備齊全,是否可靠;

    6、運輸、使用酒精、次氯酸鈉等應按照有關規定;

    7、對使用設備定期檢驗檢修,保持環保設施和預警設備完好正常使用;

    8、公司安全環保人員定期巡檢。

    公司組織人員定期對風險區域易燃液體存放處、危廢儲存區等易發生非正常排放造成環境污染的部位進行普查并匯總;掌握生產區內污染源的詳盡情況,確定環境風險目標,并及時更新。

    3.2 預警

    3.2.1 預警分級與預警條件

    根據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緊急程度以及采取的響應措施可將企業內部預警分為黃色、橙色和紅色預警,分別對應事件分級車間級別(Ⅲ級)、公司級別(Ⅱ級)、社會級別(I級)。

    表3.2-1 預警分級與事件級別對應表

    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應國家突發環境事件等級

    低于IV

    事件類型

    風險物質

    發生位置

    Ⅲ級(車間級)

    Ⅱ級(公司級)

    Ⅰ級(社會級)

    ?;沸孤?/span>

    酒精,液態;生石灰,固態

    化學品庫

    少量泄漏,通過堵漏和吸附等措施及時處置

    泄漏到化學品庫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

    聚合氯化鋁,聚丙乙烯酰胺,氫氧化鈉,固態

    生產倉庫

    泄露在倉庫內,通過更換包裝袋,及時清掃灑落物質進行處置

    /

    /

    次氯酸鈉,液態

    污水站

    發生少量泄漏,進入到圍堰內,公司車間內部能夠及時進行堵漏,沒有污染外散可能        

    儲罐泄漏,泄漏到圍堰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泄漏在污水站外,被雨水沖刷到雨水管網中并流出廠界

    危廢流失

    COD在線監測處理廢液、氨氮在線監測處理廢液等

    危廢倉庫

    少量泄漏,進入危廢庫內導流溝或者集液池內

    大量泄漏,流出危廢庫外,可及時利用消防沙圍堵,不會擴散外流

    大量流失且危廢有可能進入雨水管網,污染擴散外流

    廢氣異常排放

    氨、硫化氫等

    廢氣處理設施

    /

    /

    廢氣超標排放

    氨、硫化氫等

    SO2、NOX、煙塵

    廢水異常排放

    COD、氨氮、SS、動植物油

    污水處理站

    /

    /

    發生故障或者突降暴雨使得污水溢出,可能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土壤,有污染外散可能

    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

    天然氣、酒精等

    化學品庫

    /

    小范圍火災,公司內部能夠利用消防器材及時撲滅

    不能及時撲滅,需要消防單位進行協助

    III級環境事件預警:發生的情況可能導致發生班組級突發環境事件,其影響范圍僅限于班組內,需要向公司內部發布預警信息。

    II級環境事件預警:發生的情況可能導致發生車間級突發環境事件,其影響范圍僅限于公司范圍內,需要向公司內部發布預警信息。

    I級環境事件預警:發生的情況可能導致發生公司級突發環境事件,其影響范圍可能會達到公司范圍,需要向公司內部、外部應急救援組織以及附近單位發布預警信息。


    3.2.2 預警發布

    (1)預警發布方式與流程

    根據預警分級發布相應級別的警報,II、III級環境事件預警由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向公司內部發布預警,并立即電話通知各應急響應小組準備環境事件應急;當現場處置總指揮判斷在能力范圍內無法處置時,立即報告給公司負責人,由負責人啟動I級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將向公司內部、外部應急救援組織以及附近單位發布預警。

    2)應急發布內容

    包括環境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裝置、崗位、設備名稱)、環境事件涉及物料名稱、環境事件類型(火災、爆炸、?;沸孤┑龋?、環境事件可能會影響的范圍以及人員傷亡情況。

    3.2.3 預警措施

    在確認進入預警狀態之后,對即將發生的環境突發事件的特點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項或者多項措施:

    ①責令現場處置小組進入待命狀態,并動員后備人員做好參加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的準備;

    ②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環境突發事件危害的場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導致危害擴大的活動;

    ③根據預警級別責令安保人員進入待命狀態,準備轉移、撤離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員,并進行妥善安置;

    ④加強對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保衛;

    ⑤確保應急物資到位,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等公共設施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3.2.4 預警解除

    有事實證明不可能發生環境事件或者危險已經解除時,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立即向所有發布過預警信號的單位宣布解除警報,終止預警期,并解除已經采取的有關措施。

    4 信息報告與通報

    4.1內部報告

    4.1.1 報告程序

    工作日:現場人員或巡視人員發現事故或事故苗頭后,應立即向部門負責人報告,部門負責人初步判斷為III級事件時,組織現場處置,必要時可聯系各應急響應小組;若部門負責人初步判斷為II級及以上事件時,應向應急指揮小組組長報告,應急小組組長或部門負責人視事故程度、應急等級發出應急救援指令,聯系各應急響應小組參與應急,提出應急響應建議措施,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并根據現場情況決定是否通知相關機構協助應急救援;部門負責人初步判斷為I級事件時,負責人啟動I級應急預案,并立即啟動本企業應急預案與合肥市長豐縣應急管理局環境應急預案、周邊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及企業安全預案的銜接及聯動,向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周邊企業報告,必要時請求周邊企業及單位支援。

    非工作日:發現人員立即向總值班人員報告,總值班人員核實后立即報告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人員。

    4.1.2 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公司有關應急指揮成員的手機實行24小時開機,發生緊急情況時通過手機聯系、傳達有關應急信息和命令。

    4.2 向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環保部門報告

    當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見下表。突發環境事件要第一時間報告環保部門,緊急情況撥打電話12369”。

    4.2-1  突發事件報告內容

    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標準

    報告時限

    被報告單位

    報告內容

    I級環境事件

    對初步認定為I級環境事件的,廠區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應當在2小時內向長豐縣生態環境局等主管部門報告。

    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長豐縣應急管理局、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

    事件信息報告至少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傷亡人數、損損初步估算、已采取的應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圍,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及趨向,可能受影響區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議等。事故報告單位或事故報告人。

    4.3 向鄰近單位報告

    當事件已經或可能對外環境造成影響時,可能對周邊居民或企業造成影響時,應立即在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協助及指揮下,及時向周邊居民及企業報告事件信息的流程、內容和時限見下表。

    4.3-1  突發事件報告內容

    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標準

    報告時限

    報告內容

    I級環境事件

    對初步認定為I級環境事件的,廠區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應當在2小時內在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協助下向周邊企業及居民報告。

    事件信息報告至少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型和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傷亡人數、損損初步估算、已采取的應急措施,已污染的范圍,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及趨向,可能受影響區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議等。事故報告單位或事故報告人。

    備注:被報告單位不僅限于上表內容,根據事件實際情況可調整。

     

    4.4息上報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對外統一發布工作,外部由應急總指揮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對外統一發布工作。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發生I級緊急環境事件時,總指揮應根據環境事件情況,30分鐘內通告可能受影響的相關方。告知相關方環境事件概況、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以便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1)發生I級緊急環境事件時;

    2)發生I級緊急環境事件時,且消防廢水直接流入市政雨水管網。

    4.5 信息通報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對外統一發布工作,外部由公司總經理負責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對外統一發布工作。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后,要及時發布準確、權威的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發生I級緊急環境事件時,總指揮應根據環境事件情況,30分鐘內通告可能受影響的相關方。告知相關方環境事件概況、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以便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4.2-1 外部應急救援單位

     

    單位

    電話

    火警

    119

    合肥市急救中心

    120

    環保

    12369

    報警

    110

    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

    0551-66679762

    長豐縣公安局雙鳳派出所

    0551-6370989

    長豐縣公安分局

    0551-66673110

    長豐縣雙鳳工業區管理委員會

    0551-6370000

    長豐縣消防大隊

    0551-66688304

    長豐縣應急管理局

    0551-66681115

    合肥市應急辦

    0551-63538120

    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0551-65114021 65120745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雙墩醫院

    0551-66374236

    蔡田鋪污水處理廠

    0551-6398228

    合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13593494185

     

    4.6報告內容

    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初報從發現事件后起1小時內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件處理完畢后立即上報。

    初報:可用電話直接報告,主要內容包括:環境事件的類型、發生時間、地點、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質、人員受害情況、事件潛在的危害程度、轉化方式趨向等初步情況。

    續報:可通過網絡或書面報告,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等基本情況。

    處理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報告,處理結果報告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處理事件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件潛在或間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理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危害與損失的證明文件等詳細情況。

    4.7銜接與聯動

    ①與周邊企業應急預案的聯動

    對于I級環境事件,在發生環境事件后30分鐘內,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環境事件性質與級別,立即通知周邊企業啟動該公司應急預案,應急疏散組應立即開展疏散救援工作。

    ②與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應急預案的聯動

    對于I級環境事件,在發生環境事件后30分鐘內,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環境事件性質與級別,啟動與長豐縣應急管理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銜接與聯動,確保公司I級環境事件下的正確響應。

    當企業求助于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介入或者主導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企業相關應急人員應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進行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③與長豐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聯動

    當企業接到政府部門通知啟動長豐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時,及時召開企業應急領導小組會議,部署預案的啟動工作,并將相關部署意見傳達到各車間負責人,直至各班組。

    ④與企業安全預案的關系

    當企業發生安全事件,啟動安全預案時,本預案應與安全預案互相支持,各應急人員按分工做好本職工作,服從應急領導小組的安排。

     


    5 應急響應

    5.1 應急響應

    按照突發事件的分級類別,對事件進行響應分級,分為車間級(III級)、公司級(II級)和社會級(I級)三級響應。

    表5.1-1 環境風險應急響應分級一覽表

    突發環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對應國家突發環境事件等級

    低于IV

    事件類型

    風險物質

    發生位置

    Ⅲ級(車間級)

    Ⅱ級(公司級)

    Ⅰ級(社會級)

    ?;沸孤?/span>

    酒精,液態;生石灰,固態

    化學品庫

    少量泄漏,通過堵漏和吸附等措施及時處置

    泄漏到化學品庫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

    聚合氯化鋁,聚丙乙烯酰胺,氫氧化鈉,固態

    生產倉庫

    泄露在倉庫內,通過更換包裝袋,及時清掃灑落物質進行處置

    /

    /

    次氯酸鈉,液態

    污水站

    發生少量泄漏,進入到圍堰內,公司車間內部能夠及時進行堵漏,沒有污染外散可能        

    儲罐泄漏,泄漏到圍堰外,采取有效措施后,不進入外環境

    泄漏在污水站外,被雨水沖刷到雨水管網中并流出廠界

    危廢流失

    COD在線監測處理廢液、氨氮在線監測處理廢液等

    危廢倉庫

    少量泄漏,進入危廢庫內導流溝或者集液池內

    大量泄漏,流出危廢庫外,可及時利用消防沙圍堵,不會擴散外流

    大量流失且危廢有可能進入雨水管網,污染擴散外流

    廢氣異常排放

    氨、硫化氫等

    廢氣處理設施

    /

    /

    廢氣超標排放

    氨、硫化氫等

    SO2、NOX、煙塵

    廢水異常排放

    COD、氨氮、SS、動植物油

    污水處理站

    /

    /

    發生故障或者突降暴雨使得污水溢出,可能進入廠區雨水管網或者土壤,有污染外散可能

    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

    天然氣、酒精等

    化學品庫

    /

    小范圍火災,公司內部能夠利用消防器材及時撲滅

    不能及時撲滅,需要消防單位進行協助

    5.2 應急響應流程

    (1)III級響應

    ①現場人員采取現場處置,并通知該部門現場負責人。

    ②部門現場負責人通知應急響應小組,應急響應小組指揮、協助現場人員開展現場處置,并根據事故處置與發展狀況判斷是否需要提高響應級別。

    (2)II級響應

    ①現場人員采取現場處置,向部門負責人報告,并通知應急領導小組組長。

    ②部門負責人通知各應急響應小組進入現場,開展應急工作,并任命現場指揮。

    ③現場指揮應將事故處置與發展狀況及時反饋到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提高響應級別。

    (3)I級響應

    ①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得到批準后,立即啟動I級響應。

    ②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向地方政府報告環境事件類型、可能危害范圍與影響程度等信息,請求地方政府執行交通警戒、組織周邊居民疏散等。對于消防廢水需要超標排放的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上報長豐縣雙鳳工業園管委會、合肥市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及蔡田鋪污水處理廠,經同意后排放。

    應急響應流程圖見《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中附件6。

    5.3 先期處置

    先期處置的關鍵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泄漏源,采用適合的材料和技術手段堵住泄漏處。

    I級環境事件來說,以高效撤離受影響人群和快速聯絡外部應急救援組織為首要任務。

    發生I級事故時,應立即進行人員疏散,撤離至逆風方向(公司在最高建筑物上設立風向標),劃定隔離區域,隔離區域內禁止非應急救援人員進入:

    各部門、車間負責人負責組織本部門、車間人員的疏散及人員清點,現場工作人員應按要求關閉有關的設備和設施后迅速撤離,到指定地點集合,各部門、車間負責人清點人員后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

    如事件影響范圍大,需要對公司周圍人群進行疏散時,應及時聯系相關單位及上級有關部門,應向事件發生時的上風方向疏散人群。

    5.3-1 周邊500內的大氣和土壤環境風險受體

    序號

    名稱

    距企業位置

    距離廠界,m

    規模,人

    聯系電話

    1

    安徽六信自動化有限公司

    S

    48

    100

    13905545716

    2

    安徽荊源玻璃技術有限公司

    S

    90

    50

     

    /

    3

    渥璒木業科技有限公司

    S

    120

    50

    /

    4

    安徽建輝標識標牌制作有限公司

    S

    120

    30

    /

    5

    合肥市長城電鍍廠

    SE

    90

    80

    0551-66394059

    6

    安徽省化工研究院北區

    SW

    150

    50

    /

    7

    合肥鼎力鍛造有限公司

    SW

    390

    100

    0551-6394008

    8

    合肥清達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W

    100

    50

    /

    9

    安徽福沃特電氣技術有限公司

    SW

    45

    150

    0551-65848210

    10

    中鐵二十四局

    SW

    220

    20

    /

    11

    安徽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

    180

    50

    15385516852

    12

    安徽中科都菱商用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W

    300

    200

    0551-67745121

    13

    安徽卡爾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SW

    230

    80

    0551-67702929

    14

    安徽九椽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SW

    130

    20

    0551-62879487

    15

    安徽豐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N

    430

    20

    15256945398

    合計

    1050


    備注:

    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聯系方式:0551-6370000

    當企業發生突發環境事件需要疏散周邊人群時,信息聯絡組及時周邊的居民和企業,同時第一時間上報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后由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通知周邊居民和單位疏散。

    當有如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事故災難發生時,合肥市、合肥市長豐縣相關部門會及時發布相關信息,并通報企業相關監控監測信息。

    5.4 應急監測

    5.4.1應急監測外協

    應急監測工作的具體方案要根據事故發生的地點、事故等級、當時的天氣狀況以及周邊環境敏感點的分布等情況進行確定,必要時可請求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予以支援。

    待監測、分析數據出來后,認真進行數據處理,按職責認真進行報告審核,在確認監測報告數據具有監測數據的“五性”后,以最快的速度提交報告。

    5.4.2 應急監測的原則

    (1)根據不同形式的環境事故,確定好的監測對象、監測點位、監測指標、監測方法、監測頻次、質控要求。

    (2)現場采樣監測,對污染物進行定性、定量以及確定污染范圍。

    (3)應急監測終止后應當根據事故變化情況向應急辦公室匯報,并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預防措施、進行追蹤監測。

    5.4.3水環境污染事件監測

    (1)監測因子

    根據以上分析,水環境污染事故主要是非正常排放導致附近水體受到污染。因此,公司水環境監測因子見表5.6-1。

    5.6-1  水環境監測因子

    事故類型

    監測因子

    監測時間

    監測點布設

    物料泄漏(進入雨水管網)事件

    pH、COD、BOD、SS、NH3-N、

    跟蹤監測,每1h取樣1次直至環境恢復正常

    雨水排口,若進入板橋河,則在板橋河上游布設對照點,下游設置監測點位

    火災伴生事件

    危廢泄漏(流失)事件(廢油類物質進入雨水管)

    廢水異常排放

    pH、COD、BOD、SS、NH3-N

    跟蹤監測,每1h取樣1次直至環境恢復正常

    污水排口

    (2)監測時間和頻次

    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每1小時取樣一次。隨事故控制減弱,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3)監測點布設

    如果事故廢水進入外環境,須在事故廢水排放口布設一個斷面,并根據實際情況在上游布設一個對照斷面,下游各布設控制斷面和削減斷面。

    5.4.4大氣環境污染事件監測

    公司大氣污染事故主要火災導致廢氣進入大氣中和廢氣異常排放進入大氣中。

    (1)監測因子

    事件后大氣環境監測因子見表5.6-2。

    5.6-2  大氣環境監測因子

    類型

    監測因子

    監測時間

    監測點布設

    火災事件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跟蹤監測,每10~15分鐘取樣1次直至環境恢復正常

    以廠區為中心,圓形布點

    廢氣異常排放事件

    氨、硫化氫、SO2、NOX、煙塵等

    次氯酸鈉泄露時間

    氯氣

    (2)監測時間和頻次

    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每10~15分鐘監測1次,隨事故控制減弱,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3)監測點布設

    以事故地點為中心,在下風向按一定間隔的扇形或圓形布點,同時在事故點的上風向適當位置布設對照點;在可能受污染影響的居民住宅區或人群活動區等敏感點必須設置采樣點,在自然保護區設置采樣點,采樣過程中應注意風向的變化,及時調整采樣點位置。

    5.4.5 現場記錄

    檢測過程應做好相應記錄工作,主要包括:回顧事故現場示意圖;標出采樣點位;記錄發生時間、事故原因、事故持續時間;采樣時間;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采樣人員等。

    5.4.6 應急監測人員安全防護措施

    在實施應急監測方案之前,應該給監測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器材,如防護服、防毒面具、呼吸器、面部防護罩、膠靴、頭盔、頭罩、口罩以及應急照明設備等。

    5.5 安全防護

    5.5.1 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現場處置人員應根據環境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人員出入事發現場程序。

    5.5.2 受災群眾的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群眾的安全防護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根據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性質、特點,告知群眾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

    (2)根據事發時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群眾疏散的方式,指定有關部門組織群眾安全疏散撤離。

    5.6 應急終止

    5.6.1 應急終止程序

    當現場符合應急結束條件時,按應急響應級別,分別由現場指揮或總指揮宣布應急結束;

    如已啟動政府應急預案,則由政府應急指揮部宣布應急結束。

    5.6.2 應急終止的條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即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1)火源已得到控制、撲滅,現場檢查確認無殘余火種、熱源,無物料泄漏;

    (2)現場事故設備、設施、建筑已檢查確認無危險隱患或可能發生次生危害;

    (3)泄漏物已得到控制,現場經檢測無有毒有害氣體;

    (4)受傷人員已得到有效的救治,失蹤人員已確認查實。

    由相應級別現場指揮人員發出解除警報的命令(可通過電話等形式)。并將危險解除信號通報環境事件發生時已通報的相關方。

    5.6.3 應急終止后的行動

    1)通知公司各辦公室及車間以及相關方危險環境事件已經得到控制;

    2)對現場的工作人員、應急行動人員和受污染設備進行清潔凈化;

    3)對于此次發生的環境事件,將起因、過程和結果向有關部門做詳細報告;

    4)全力配合事件調查小組,提供環境事件詳細情況,相關情況的說明以及各項監測數據等;

    5)弄清環境事件發生的原因,調查環境事件造成的損失并明確各人承擔的責任;

    6)對整個環境應急過程評價;

    7)對環境應急救援工作進行總結,并向廠領導匯報;

    8)針對此次突發環境事件,總結經驗教訓,并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9)由各負責人維護、保養應急儀器設備。

    6后期處置

    6.1 生產恢復

    對影響生產的,事故應急處置后,立即組織人員全公司排查其他可能出現危險的情況,并及時清理現場,然后恢復正常生產,并由生產計劃部門協調進行由事故影響的生產彌補工作,消除影響。做到由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時的“非常規狀態”恢復到公司正常生產時的“常規狀態”。

    6.2 生態恢復補償

    如有大量污染物排入路面,或污染深層土壤、地下水,指揮部應組織專家評審對生態的中長期影響。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恢復或補償生態的建議,向總經理匯報后予以實施。

    6.3 人員安置,損失補償

    事故中如有人員受傷,根據相關工傷管理辦法進行安置補償。

    6.4 跟蹤檢測

    對事故造成污染的水體,超標的廢氣進行為期一至兩天的跟蹤檢測。

    6.5 事件調查經驗總結

    現場處置組、安保警戒組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組織內部職工、外聘環保專家和政府職能部門人員認真分析環境事件原因,對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完善防范措施,同時,也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意見和建議,最后修訂應急預案相關內容,力爭杜絕類似環境事件發生。對較大環境事件的調查報告,將報送合肥市相關職能部門。

    各部門組織員工針對環境事件開展教育,對修改后的預案進行學習。

    7 應急保障

    7.1 通信保障

    信息聯絡組負責及時更新公司內部相關部門、救援組織人員通訊錄、外部救援單位、兄弟企業單位確保應急通信暢通;各崗位、人員負責維護配備使用的電話、確保完好;各應急小組組長和主要負責人手機必須保持24小時開機,號碼如有變更,應及時和信息聯絡組聯系,更新電話號碼。

    7.2 應急隊伍保障

    公司已成立專門的、完整的環境事件應急指揮組織,包括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和各應急響應小組。開展應急救援培訓與演練,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各相關部門負責人都需參加應急培訓與演練。

    公司根據人員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完善救援隊伍,確保生產處置、搶救搶修、物資保障等工作順利開展。

    7.3應急物資保障

    7.3.1應急物資的配置

    公司根據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情況,配備各種應急物資、裝備和防護用品,具體信息見應急資源調查報告。這些應急物資主要分布在環境事件易發點附近,以便在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能快速、正確地投入到應急救援行動中。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熟練使用救援設施、設備。

    7.3.2應急物資的管理

    各部門應加強備用物資的管理,確保性能良好。專用物質嚴禁挪用。備用物資啟用后,應進行清理維護,易耗物品應及時補充。

    7.4 經費保障

    公司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對應急工作的日常費用做出預算;財務部對應急專項資金進行專項管理,保證??顚S?。

    7.5醫療保障

    公司最近的醫院為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雙墩醫院,有突發情況出現時,及時聯系該醫院(電話:0551-66374236 )或直接撥打120。

    管理部負責落實與地方醫療衛生、職業病防治部門的應急醫療救援協議的簽訂,落實急救藥箱藥品,急救器材的配備與更新,落實組織現場應急人員與醫療急救人員定期的醫療急救知識與技術的培訓。

    7.6 交通運輸保障

    產生嚴重環境事件時,會聯系附近交警大隊,請他們協助安排好交通封鎖和疏通,保證及時調運有關應急救援人員、裝備和物資。

    8 監督管理

    8.1 預案培訓

    1)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培訓手段,對公司員工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和應急常識:

    利用公司內部的宣傳欄向員工宣傳應急相關知識。

    現場部門應利用班組例會加強對員工應急預案的教育,使其熟悉預案啟動流程,掌握應急處置措施。

    部門內部應在存在環境風險的車間,組織兼職應急處理隊伍,加強演練,使其熟練掌握應急處置措施。

    對存在重要環境風險的崗位應加強規范操作教育,防范環境事件的發生,每年安排1次專項會議,詳細講解潛在危險源和預防措施。

    同時,對全體職工開展醫療急救知識與技術方面的培訓。

    2)人事處負責制定各類應急人員、企業員工的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監督實施,考核培訓效果。

    8.2 預案演練

    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每年組織一次,由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負責,可單獨開展,也可與其他事故演練同時進行。演練前需制定詳細的演練計劃,包括演練的目的和內容,演練起止時間,參加演練的單位、部門、人員和演練的地點,演練過程中的環境條件,演練動用的設備、物資等。

    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根據演練結果組織進行對本預案的評審。評審的內容包括:應急處置措施的可行性、備用設備工具的齊全性及適用性。

    8.3獎懲

    8.3.1 獎勵

    環境事件應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現之一的部門和個人,應給予獎勵:

    1)出色完成應急處置任務,成績顯著的;

    2)有效防止環境污染事件發生,使公司和員工的財產免受損失或者減少損失的;

    (3)對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提出重大建議,實施效果顯著的;

    (4)危害危險因素預報和測報準確及時,從而減輕損失的;

    (5)有其它特殊貢獻的。

    8.3.2 處罰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視情節和危害后果,由企業給予行政處分;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不按照規定制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拒絕履行應急準備義務的;

    2)不按照規定報告、通報環境事件災難真實情況的;

    3)拒不執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不服從命令和指揮,或者在應急響應時臨陣脫逃的;

    4)盜竊、挪用、貪污應急工作資金或者物資的;

    5)阻礙應急工作人員依法執行任務或者進行破壞活動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應急工作行為。

    9 附則

    9.1 預案管理與修訂

    9.1.1 預案的發布與發放

    (1)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在評審通過后,由總經理簽署發布;

    (2)辦公室負責對應急預案的統一管理和發放,發放應建立發放記錄,并及時對已發放預案進行更新,確保各部門獲得最新版本的應急預案;

    (3)綜合預案應發放給應急指揮小組成員和各部門主要負責人;

    (4)現場處置預案應發放給相關崗位負責人及現場人員。

    9.1.2 預案修訂

    根據演練結果及其他信息,每年對本預案組織一次內部評審,每三年組織一次外部評估,以確保預案的持續適宜性,評審時間和評審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

    1)在下列情況下,應對應急預案及時修訂:

    危險源發生變化(包括危險源的種類、數量、位置);

    應急機構或人員發生變化;

    應急裝備、設施發生變化;

    應急演練評價中發現存在不符合項;

    法律、法規發生變化。

    2)應急預案更改、修訂程序

    應急預案的修訂可由任何一名員工根據上述情況的變化和原因,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提出申請,說明修改原因,經授權后組織修訂,并將修改后的文件傳遞給相關部門。

    3)預案修訂應建立修改記錄(包括修改日期、頁碼、內容、修改人)。

    9.1.3 預案備案

    公司在組織外聘專家組對本預案進行評估后,會參考專家提出的建議,修改預案,并將修改后的版本報合肥市長豐縣生態環境局備案。

    9.1.4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合肥春然肉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解釋。

    9.1.5應急預案實施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部分 現場處置預案

    10生產倉庫、化學品庫、污水站?;?/span>泄漏現場處置預案

    事故特征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

    事故類型為泄漏,事件等級為III級、II級或Ⅰ級,危害程度較大

    事故監控預警

    (1)日常巡檢發現化學品儲存容器出現傾倒、破損;

    (2)日常巡檢發現地面發現不明液體;

    危險化學品

    聚丙乙烯酰胺、聚合氯化鋁、燒堿、酒精、次氯酸鈉等

    事故發生區域

    生產倉庫、化學品庫、污水站

    事故后果

    泄漏處置不當,可能影響板橋河水環境、周邊大氣環境

    應急組織機構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15501322670

    王鋒

    18909690069

    王進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15385513231

    張敏

    18326078250

    劉小超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13323655559

    趙偉偉

    19956147066

    朱寶塔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18709850308

    王家訓

    15956558505

    楊圣銀

    13093427510

    應急處置

    (1)現場處置組人員穿戴防護服、佩戴防毒面具立即到達現場,判別事故級別;

    (2)泄漏量?。篴、桶、儲罐泄漏,采用密封膠等方式堵漏盛裝容器或轉移到空桶中;b、包裝袋泄露,清掃現場,轉移未泄露物;

    (3)在大量泄漏時:利用沙袋等進行圍擋攔截,及時堵漏,將容器未泄漏部分轉移至空容器中;

    (4)收集地上物料,利用吸附棉、沙土吸附地面物料,吸附材料和收集過的物料作為危廢處置。

    注意事項

    現場處置人員佩戴防護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穿防護服、防護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應急物資與裝備

    各應急物資存放點:防護口罩、防護眼鏡、防護手套,防護服、防護鞋套;吸附棉、消防沙、滅火器、空桶

    應急監測

    當泄漏控制在生產倉庫、化學品庫、污水站內,未流入外環境時,無需監測;當流出至外環境,需要監測時,及時聯系外部監測單位

    監測項目

    監測地點

    監測頻率

    COD、NH3-N、SS、石油類等

    雨水排口、污水排口

    泄漏排放階段1h/次、處置后2h/次

    VOCs

    廠區及廠界

    泄漏排放階段1h/次、處置后2h/次

    處置后,連續兩次監測濃度均低于標準值,可停止監測。

     

     


    ?;沸孤┬孤┈F場處置流程:

     

     

    ?;沸孤绷鞒蹋?/span>

    1、現場巡檢,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現場負責人;

    2、現場處置組人員穿戴防護服、佩戴防護面具立即到達現場,判別事故級別,同時轉移泄漏的化學品至收集容器,地面用吸附棉、消防沙吸附,作為危廢處置;在大量泄漏時:①包裝桶泄漏:將容器中未泄漏物料導入其它收納容器中,避免進一步泄漏;清理地面時,物資保障組人員關閉雨水總排口閥門;

       3、現場處置組人員用紗頭、消防沙吸附地面泄漏物,并收集作為危廢處置;

       4、物資保障組保障防護服、防毒面具、沙土、空桶、紗頭等應急物資的供應;

       5、安全警戒小組要做好事故發生地的警戒工作。

     

     


    11危廢庫危廢流失現場處置預案

    事故特征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

    事故類型為泄漏,事件等級為III級、II級或Ι級,危害程度一般

    事故監控預警

    日常巡檢發現異常

    危險化學品

    COD在線監測處理廢液、氨氮在線監測處理廢液等

    事故發生區域

    危廢倉庫

    事故后果

    可能經雨水沖刷流入雨水管網中,影響板橋河水環境

    應急組織機構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15501322670

    王鋒

    18909690069

    王進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15385513231

    張敏

    18326078250

    劉小超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13323655559

    趙偉偉

    19956147066

    朱寶塔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18709850308

    王家訓

    15956558505

    楊圣銀

    13093427510

    應急處置

    詳見流程圖

    注意事項

    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應急物資與裝備

    防護服,防毒口罩、防護手套,專用收集容器,消防沙

    應急監測

    當泄漏控制在危廢倉庫內時,未流入外環境,無需監測;當流出至外環境,需要監測時,及時聯系監測單位。

    監測項目

    監測地點

    監測頻率

    pH、COD、NH3-N、SS

    雨水總排口

    泄漏后和處置后

    處置后,連續兩次監測濃度均低于標準值,可停止監測


    危廢流失現場處置流程:

     

     

      應急流程:

       1、現場巡檢,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現場負責人;

       2、現場處置組人員立即到達現場判斷事故等級,同時切斷泄露源;

       3、現場處置組人員用消防沙吸附地面泄漏物,之后作為危廢處置;

    4、若出現大量泄漏,及時堵漏,并將未泄漏部分轉移至空桶中,同時將泄漏到導流溝內的危廢轉移至空桶中;用消防沙等惰性材料吸附地面泄漏物料,流失危廢及吸附材料作危廢處置;

     在危廢轉運的過程中發生危廢泄漏時,應緊急停止轉運緊急呼叫,立即向單位領導及安全部門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止污染環境。

       5、安全警戒小組要做好事故發生地的警戒工作;

       6、物質保障組及時供應相關物資。

       7、應急指揮部應根據現場泄漏事態狀況分析,必要時信息聯絡組聯系監測部門對雨水總排口取樣監測。

     

    12廢氣異常排放現場處置預案

    事故特征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

    事故類型為廢氣異常排放,事故等級為I級,危害程度較高

    事故監控預警

    廢氣處理設施出現故障

    事故發生區域

    廢氣處理設施

    事故后果

    可能影響廠區及周邊大氣環境 

    應急小組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15501322670

    王鋒

    18909690069

    王進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15385513231

    張敏

    18326078250

    劉小超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13323655559

    趙偉偉

    19956147066

    朱寶塔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18709850308

    王家訓

    15956558505

    楊圣銀

    13093427510

    應急處置

    詳見流程圖

    注意事項

    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應急物資與裝備

    防護口罩、防護手套、易損件(各廢氣處理設施點)

    應急監測

    監測項目

    監測地點

    監測頻率

    氨、硫化氫、煙塵、SO2、NOX等

    屠宰加工綜合車間廢氣排氣筒、污水處理站廢氣排氣筒、鍋爐排氣筒

    廢氣處理設施出現故障時和處置后

     

     

     

     

     

     

     

     

     

     

     

    廢氣異常排放現場處置流程:

     

     

    如果發現廢氣處理設施故障時,應立即向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0551-66679762)報告,同時撥打12369報告。

    應急流程:

    1、事件上報:現場操作人員發現設備運行不正常、故障或停電等事件時,或廢氣排放口取樣檢測數據異常時,第一時間報告現場負責人,同時通知應急指揮部成員;

    2、事件處置:操作人員在報告的同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并關閉外排風機,防止不達標廢氣排入到大氣中,避免造成大氣污染;

    3、事件調查:現場處置組對設備故障原因進行分析排查,并制定設備維修方案,根據設備故障的程度,對設備進行搶修,將損失降到最低;

    4、應急監測:必要時信息聯絡組應及時聯系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或第三方監測機構前往,進行現場應急監測,達標后可正常運行。

    應急監測點位:故障廢氣處理設施排放口、廠界以及附近居民點。

    監測時間:廢氣處理設施故障時和處置后,廠界持續性監測至廢氣濃度達到質量標準。

    監測因子:氨、硫化氫、煙塵、SO2、NOX。

     

     


    13 廢水異常排放現場處置預案

    事故特征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

    事故類型為廢水異常排放,危害程度較高

    事故征兆

    在線監測數據異常,污水處理設施故障

    風險物質

    pH、COD、NH3-N、SS、動植物油

    事故發生區域

    污水處理站

    事故后果

    增加蔡田鋪污水處理廠負荷,可能影響板橋河水環境

    應急組織與聯絡方式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15501322670

    王鋒

    18909690069

    王進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15385513231

    張敏

    18326078250

    劉小超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13323655559

    趙偉偉

    19956147066

    朱寶塔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18709850308

    王家訓

    15956558505

    楊圣銀

    13093427510

    應急處置

    詳見流程圖

    注意事項

    現場處置人員佩戴口罩、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

    應急物資與裝備

    裝備:防護服、防護口罩、防護手套

    應急監測

    監測項目

    監測地點

    監測時間

    pH、COD、NH3-N、SS

    雨水總排口

    泄漏后和處置后

    廢水異常排放事件現場處置流程圖:

     

     

    應急處置流程簡述:

    (1)事件上報:發現異常數據立即上報安環負責人,安環負責人應在30分鐘內向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長豐縣生態環境局報告事件情況及原因;

    (2)事件調查及處置:

    A. 停電:污水處理員在報告的同時應立即關閉污水處理設備,并關閉對外排污口閥門;

    B. 污水水量超過設計標準:污水處理員停止污水處理設施進水,切換管道將污水導入事故池,延長污水站運行時間;

    C. 廢水處理設施故障:污水處理員切斷外排污染源,防止不達標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網,立即對污水處理站的故障設備進行排查搶修。在搶修過程中,不允許打開對外排污口閥門,防止未經處理的污水外排。同時在搶修結束再進行污水處理時,必須將管道內的污水排入事故池,并在徹底排空并運行一段時間后,方可打開對外排污口閥門。

    D.不達標廢水排出廠界:安環負責人立即上報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長豐縣生態環境局、長豐縣應急管理局、蔡田鋪污水處理廠等,并啟動長豐縣應急管理局聯動機制。

    (3)應急監測:公司無廢水監測能力,必要時請長豐縣環境監測站或第三方監測公司進行監測,監測因子有:pH、COD、NH3-N、SS、動植物油;監測時間為廢水處理設施發生故障時和處置后;

    (4)后期處理:異常廢水進行二次處理,排除導致廢水異常的故障,達標方可外排。

     


    14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現場處置應急預案

    事故特征

    事故類型和危險程度

    事故類型為火災、爆炸伴生環境事件,事故等級為Ⅱ級或Ι級,危害程度較高

    事故征兆

    火災、爆炸

    物質

    酒精、天然氣

    事故發生區域

    化學品庫

    事故后果

    可能影響廠區及周邊大氣環境;若消防尾水通過流出廠界,可能影響板橋河水環境

    應急小組

    現場處置組

    胡金龍

    15501322670

    王鋒

    18909690069

    王進

    13805515980

    信息聯絡組

    孫志成

    15385513231

    張敏

    18326078250

    劉小超

    15068352093

    后勤保障組

    郭澤芳

    13323655559

    趙偉偉

    19956147066

    朱寶塔

    15155526630

    安保警戒組

    王艷

    18709850308

    王家訓

    15956558505

    楊圣銀

    13093427510

    應急處置

    詳見流程圖

    注意事項

    滅火方式及滅火劑的選擇;人員疏散在事故區域上風向

    應急物資與裝備

    消防沙,滅火器、水泵、消防栓、防護服、防毒面具、防護手套、安全警示帶、警戒樁、醫用藥箱

    應急監測

    監測項目

    監測地點

    監測頻率

    pH、COD、NH3-N、SS

    雨水排口

    事件后及處置后

    煙塵、VOCs

    廠界,事故區域的上下風向

    持續性監測

     


    火災、爆炸伴生事現場應急流程:

     

    應急流程:

    出現火災、爆炸跡象時,應立即疏散人員,并向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環保:12369;火災電話:119。

    1、人員疏散及警戒:

    安保警戒組人員根據建筑物風向標判斷事故當時風向,劃定警戒線,緊急疏散廠區無關人員至上風向;

    根據事態嚴重程度,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及時聯系外單位、政府部門、下風向環境風險受體,并撥打119火警,和上報長豐縣雙鳳工業園區管委會、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

    2、冷卻、消防:

    現場處置組人員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轉移現場相關可燃、易燃物品;

    3、截流措施:

    現場處置人員關閉廠區雨水總排口截止閥門。消防水利用調節池收集;當消防水量過大導致事故廢水流出廠區,立即上報長豐縣應急管理局,并聯系蔡田鋪污水處理廠,并啟動與長豐縣應急管理局聯動機制。

    4、污染物收集及處理:

    對于廠區事故狀態下的消防廢水,利用廠區污水站調節池暫存事故廢水,調節池配備視頻監控和液位報警器以確保有足夠的容積容納事故廢水。

    5、應急監測:

    雨水排口:pH、COD、NH3-N、SS、動植物油,事件后及處置后進行監測;

    廠界、事故區域的上下風向:顆粒物、CO、VOCs,持續性監測,直至事故終止。


    附件

    附件1:應急處置卡

    生產倉庫?;沸孤碧幹每?/span>

    項目

    生產倉庫泄漏

    事件名稱

    生產倉庫泄漏事件

    事件情景

    聚丙乙烯酰胺、聚合氯化鋁、燒堿泄漏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匯報當班安全員,布設隔離帶,同時電話匯報車間、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穿戴防服、戴空氣呼吸器,檢查確認泄漏點及泄漏量;

    3包裝袋泄露,清掃現場,轉移未泄漏物,更換包裝袋;

    應急處置責任人

    車間主任

    應急處置設施

    空包裝袋,清掃物品

    物資名稱

    防護服、防護手套、口罩

    物資位置

    應急物資存放處

    注意事項

    至少兩人穿戴防護用品在現場排險。

    化學品庫?;沸孤碧幹每?/span>

    項目

    化學品庫泄漏

    事件名稱

    化學品庫泄漏事件

    事件情景

    酒精、生石灰泄漏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匯報當班安全員,布設隔離帶,同時電話匯報車間、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穿戴防服、戴空氣呼吸器,檢查確認泄漏點及泄漏量;

    3生石灰包裝袋泄露,清掃現場,轉移未泄漏物,更換包裝袋;

        酒精桶少量泄露,用吸附棉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泄漏,用導流溝、收集池收集;

    4事故下廢水收集至廠區事故應急池,關閉雨水總排口閥門;

    5)啟動現場非甲烷總烴、COD應急監測,及時匯報;

    應急處置責任人

    車間主任

    應急處置設施

    導流溝、收集池

    物資名稱

    防護服、防護手套、口罩

    物資位置

    應急物資存放處

    注意事項

    至少兩人穿戴防護用品在現場排險。

    污水站?;沸孤碧幹每?/span>

    項目

    污水站泄漏

    事件名稱

    污水站泄漏事件

    事件情景

    次氯酸鈉泄漏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匯報當班安全員,布設隔離帶,同時電話匯報車間、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穿戴防服、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戴橡膠手套,檢查確認泄漏點及泄漏量;

    3少量泄露,泄露到圍堰內,用吸附棉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儲罐堵漏;

    大泄漏,用圍堰收集,倒罐;

    4事故下廢水收集至廠區事故應急池,關閉雨水總排口閥門;

    5)啟動現場氯氣、pH、COD應急監測,及時匯報;

    應急處置責任人

    車間主任

    應急處置設施

    圍堰

    物資名稱

    防護服、橡膠手套、自給正壓式呼吸器

    物資位置

    應急物資存放處

    注意事項

    至少兩人穿戴防護用品在現場排險。

    危廢泄漏(流失)現場應急處置卡

    項目

    危廢泄漏(流失)

    事件名稱

    危廢泄漏(流失)

    事件情景

    危廢泄漏(流失)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巡檢或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現場負責人。

        2、 現場處置組人員佩戴口罩、手套立即到達現場,判斷事故等級,同時切斷泄漏源。

      1)廠內危廢泄漏:及時堵漏,并將未泄漏部分轉移至空桶中,同時將泄漏到導流溝、集液池內的危廢轉移到空桶中;用消防沙等惰性材料吸附地面泄漏物料,流失危廢及吸附材料作危廢處置。

    2)廠外危廢運輸流失,啟動應急預案,撥打危廢應急熱線,啟動應急救援,會同專家組確定攔截方案。設置圍欄,將范圍控制在流失位置,流失的危廢及被污染的物質均收集后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3、物資保障組保障口罩、手套、吸油氈、沙土、空桶等應急物資的供應。

    4、安全警戒小組要做好分場事故發生地的警戒工作。

     

    應急處置責任人

    危廢庫管理

    應急處置設施

    導流溝+集液池

    物資名稱

    吸附棉

    物資位置

    應急物資存放處

    注意事項

    雨天要落實防滑、防淹溺、防觸電等措施;

    廢水超標排放現場應急處置卡

    項目

    廢水超標排放

    事件名稱

    廢水超標排放

    事件情景

    水環境污染事故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防爆對講機匯報當班安全員,調度組織緊急停車,同時電話匯報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關閉污水處理外排尾水池排放口,關閉污水處理站外排口,確定發生超標廢水排放環節,切斷事故源,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緊急維修發生故障的設備,搶修成功后,啟動污水處理設施。 

    3將外排尾水池內的水返回至污水處理站繼續處理至達標;

    4)啟動現場污廢水應急監測,及時匯報;

    5確保廢水排放達標時,開啟外排口。

    應急處置責任人

    污水站站長

    應急處置設施

    閥門

    物資名稱

    風向儀等

    物資位置

    污水站

    注意事項

    1)雨天要落實防滑、防淹溺、防觸電等措施;

    2及時切換相關閥門和關閉外排口閥門。

     

    廢氣超標排放現場應急處置要領表

    項目

    廢氣超標排放

    事件名稱

    廢氣超標排放

    事件情景

    廢氣處理裝置設備故障或失效導致處理能力下降,導致廢氣超標外排大氣,污染環境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防爆對講機匯報當班安全員,調度組織緊急停車,同時電話匯報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會同專家組確定發生超標廢氣排放環節,確定發生超標廢氣種類,切斷事故源。

    3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緊急維修發生故障的設備或更換失效物質,搶修成功后,啟動廢氣處理設施。 

    4)啟動現場有毒有害氣體應急監測,及時匯報。

    應急處置責任人

    車間主任

    應急處置設施

    應急廢氣處理裝置

    物資名稱

    監測儀、風向儀等

    物資位置

    倉庫

    注意事項

    1臨時泵使用防爆泵,安裝、調整位置和拆除時不得帶電操作

     

    火災伴生污染物排放現場應急處置卡

    項目

    火災伴生污染物

    事件位置

    廠區車間、罐區

    事件情景

    火災伴生

    應急處置方案

    1)現場人員防爆對講機匯報當班安全員,調度組織緊急停車、布設隔離帶、人員撤離,同時電話匯報車間、公司主要負責人,啟動應急預案;

    2關閉相關閥門,切斷事故源,廠級值班干部啟動預案后,應急處置人員到位。滅火組員做好自身防護進行滅火,會同專家組確定滅火施救方案;一旦預估無法繼續滅火,需緊急撤離,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火勢救援過程中,可攜帶可燃氣體報警儀;

    3事故下廢水收集至廠區事故應急池,關閉雨水總排口閥門;

    4)啟動現場有毒有害氣體應急監測,及時匯報;

    5沖洗水經收集后,排至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

    應急處置責任人

    車間主任

    應急處置設施

    可燃氣體報警儀、事故水池

    物資名稱

    空氣呼吸器、防毒衣、風向儀等

    物資位置

    現場、倉庫

     d77c3ec9e0a041a9c58e2c9dbbbbf81.jpg

     


    夜夜爽妓女8888888视频,天天日夜班日,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无码区A∨视频体验区30秒